2. 目的之二:缺陷预防
IATF强调缺陷预防。体现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失效模式、控制图、控制计划的应用等方面。识别或暴露可能存在失效,并加以控制。以降低风险。下图是预防缺陷与解决问题的图示,清楚显示了缺陷预防的重要。
X代表人
同时,在上图中也体现了在预防缺陷的同时,组织仍需要重视对已有的缺陷实施纠正措施。解决已发生的不良。达到企业品质控制的不断改善及提高。
3. 目的之三:减少变差和浪费
组织通过体系的有效实施,包括流程优化、持续改进、缺陷预防等应用可达到减少变差和浪费的目的。通过对质量成本的统计分析,可为减少变差和浪费提供改进信息及改进有效性监控。要减少变差和浪费必须通过降低损失成本来体现。质量成本包含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损失成本。
1. 目的
规范新供应商提交零部件或供应商提交新项目零部件流程,确保公司产品所使用零部件及材料皆能符合公司要求,以保证制程的相对稳定,获得稳定的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
2. 适用范围
2.1 新零部件:**次生产的量产零部件(通过计划下采购订单的零部件定义为量产零部件);
2.2 转移零部件:已经有一个供应商量产,现在转移开发另一供应商,转移零部件不一定同时有要求交货的订单,时间比较充裕;
2.3 设计变更零部件:是有设计变更的零部件,此过程也包括供应商的产品设计更改或过程更改后的首批产品;
2.4 停止供货**过两年以上的零部件和材料,若要再次采购时,须重新做首件检验;
3. 术语和定义
FAI—First Article Inspection,意为首件检查
A.狭义FAI: 通常是指FAI检验报告,(尺寸检测、功能测试、外观检查);
B.广义FAI的理解
1.包含:FAI报告、FAI承认文件、FAI承认样品、还包括FAI制程、设备、检具和产能;
2.包含新产品开发段的工艺管控、品质管控、生产管控;
3.侧重于品管,重点在工管、目标在生管;
4.对于OEM而言,FAI在于客户的承认;
4. 职责
4.1 品质管理部
4.1.1品质管理部负责供应商首件样品检验,并填写《样品检测报告》;
4.1.2初步审核供应商所提交的各类质量报告(包括测试报告和供应商提交的技术文件);
4.1.3把检验结果和初步审核结论填写在《供应商首件确认报告》上;
4.1.4提交《供应商首件确认报告》至研发部进行较终确认;
4.2 研发部
4.2.1研发部负责提供所有首件检验零部件的图纸、技术要求/规范(有可靠性要求的零部件,需在技术要求/规范条款中明确之);
4.2.2若标准件和目录件有特定的技术要求时,需定义标准件和目录件的首件检验的零部件,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要求/规范;
4.2.3研发部较终批核供应商首件样品并在《供应商首件认可报告》上签字确认;
4.2.4研发部工艺科配合制造部进行样品的试制,并对试制中的工艺参数进行记录,为样品量产后编制过程作业指导书做准备;
4.3 采购部
4.3.1采购部负责把技术规范、图纸和供应商所需提交的技术文件等信息传递给供应商及协调供应商实施,并实施零部件样品报品质管理部检验;
4.3.2采购部仓库负责首件样品的接收、入库、储存、防护及发料
4.4 制造部负责配合按产品图纸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样品的试装和试验;